
中方融媒9月5日讯(记者:蒲书琴 陈攀)在中方县新路河镇黄龙坪村,一条新硬化的“联村公路”蜿蜒于青山之间,将原本被地形隔开的两片土地紧密相连。村民蒲士培笑着比划:“以前去对面隘口,动不动要绕个把小时,遇上堵车甚至要两三个小时,现在五六分钟就到了!方便,真是大大地方便!”这条路的贯通,离不开一个被村民亲切称为“杨队”的人——黄龙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田。
2021年6月,来自中方县融媒体中心的干部杨田初到由原黄土坡村和隘口村合并而成的黄龙坪村。摆在他面前的,是两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一、村“两委”班子不全,干事力量薄弱。二、两村合并后,联通的道路始终未打通,“咫尺天涯”的尴尬严重影响着合并后村民的交流与生产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这条路,必须修!”杨田回忆初来时的情景,语气依然坚定。在火速协助村“两委”配齐班子后,他把这条“联村路”视为融合民心、推动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重点事项来抓。然而,修路谈何容易?资金从哪里来?方案如何定?群众意见如何统一?
面对困境,杨田没有退缩。在总结了此前路一直未修通的两大原因:“路线规划不统一,民心不统一”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全面摸排走访,收集了解民意,随后,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了修路方案。而更大的挑战在于资金。杨田与村党支部书记蒲平兴带头化身“筹资员”,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广泛联络乡贤寻求资助,多方奔走,精打细算,最终成功筹集到20万元资金,为道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元月,“联村路”正式开工,干群齐上阵。期间,杨田几乎“长”在了工地上,协调处理各种大小事务。他的务实肯干,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村党支部书记蒲平兴评价他:“杨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团结干部和群众。他肯帮助人,乐于助人,工作热忱度非常高,在全村老百姓心目中,都感觉他很亲切。”这种深入群众的作风,正是杨田自己总结的“工作法宝”。
“我认为要做好‘三多’。”已有近十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杨田分享着他的心得,“多走访了解实情,多沟通倾听心声,多为群众办实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黄龙坪村驻村4年来,他成功调解群众纠纷28起;在发展上,他因地制宜献计献策,2024年通过引导发展庭院经济就为13户村民增收30多万元。
正是这份热忱和务实,让杨田连续三年被县驻村办评为先进个人。如今,那条曾让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的,长1.8公里、宽4.5米的“联村路”已硬化通车,不仅极大便利了村民出行,更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民心路”、通往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这条路上,深深印刻着一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实干为民的初心与足迹。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谌澄锋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